close

地圖位置: 11. 玻托西

08 玻利維亞彩布 (明信片).jpg

在玻利維亞西南高原的邊緣上,宏闊禿黃的麗克山(Cerro Rico, 4824米)腳下,坐落了世上海拔最高的城市——4070米的玻托西(Potosí),這座美麗的天空之城曾是全球產銀量最高的光輝都會,幕後卻默默流淌了一曲滲透血淚的歷史哀歌。

南美深心遊[二]玻利維亞:11. 世界最高城市-玻托西 (P

世界最高城市——海拔4070米的玻托西

1544年,西班牙人意外地在麗克山發現了深不見底的白銀寶礦,隨即建城玻托西,並集中火力展開了大規模的採礦行動,無數印第安人因而被驅出家園迫害為奴,終生在黑暗礦坑苦役。 環境危劣、非人暴虐、氣體毒害等因素不斷奪去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生命,由於死傷衆多,印第安人口不足為繼,殖民者又引進了大批非洲黑奴以補充勞動力。

南美深心遊[二]玻利維亞:11. 世界最高城市-玻托西 (P

麗克山銀礦童工(資料圖片)

到了18世紀中期,滾滾出土的白銀使玻托西成爲了一個人口逾二十萬的繁華都會,富裕程度足以媲美當代的倫敦巴黎,然而璀璨背後所隱埋的卻是為數高達八百萬的礦奴性命。 有說在16-18世紀期間,殖民者掘取的白銀多得可以建造一座銀橋從玻托西一直通往西班牙,不過,為開採銀礦而枉死的屍骨卻足以建造兩座同樣規模的長橋,一座前往西班牙,一座回歸玻托西。 直至1825年玻利維亞贏得獨立後,麗克山的銀產亦幾乎挖空殆盡。

05 玻托西.jpg

麗克山銀礦曾使玻托西風光富庶,今天卻使之淪落滄桑,基於殖民時期延留下的經濟模式,許多本地人現在仍以採礦為生,但可供採掘的卻只剩銅錫鉛鋅等廉價礦物,人們長年在古舊礦坑工作總逃不過染上致命矽肺病(Silicosis)的預知宿命,而辛勞所得卻是僅足糊口的微薄工酬,歷史割破的深深傷口至今傷損依然,哀哀人間,浮華爲何,苦難爲何?

第一日

從烏尤尼乘公車到玻托西車程約8小時,運行於玻利維亞高原的巴士以古老殘舊而著稱,它們大多是外國報廢了的超齡汽車,在崎嶇山路行走時顛蘯非常,   車子還會一路不斷上客直至車廂每寸空間都擠滿爲止!

車上亦經常播放一些震耳欲聾的本地流行曲,聲響大得幾乎令人難以忍受,似乎人們的生活越艱苦,音樂聲就要越響亮,喧鬧的樂聲彷彿一幕呼愁,幫助釋放出一切的命運重壓!!

南美深心遊[二]玻利維亞:11. 世界最高城市-玻托西 (P

玻利維亞高原巴士以古老殘舊而著稱   (資料圖片)

老年巴士搖搖晃晃的順利來到了玻托西。玻托西是一個依山而起的城市,大多街道都頗爲陡斜,加上空氣稀薄,我背著大背囊走了一會兒已感呼吸困難、手腳酸軟、滿身虛汗,幾番掙扎才找到了落腳的旅店。

玻托西曾是南美洲最富裕的古都,現今仍處處展現出過往的光輝痕跡——廣闊的西班牙廣場、瑰麗堂皇的大教堂、古老的豪華大宅、雅致的紅瓦洋房、起伏錯落的鵝卵石街道,一切一切都籠罩於金字塔形的麗克山幽影下。

南美深心遊[二]玻利維亞:11. 世界最高城市-玻托西 (P

大教堂峭立玻托西古城 (資料圖片)

晚上回到旅館,沒有暖氣的房間好像比雪地還要冷,由於電力不足,所謂的熱淋浴只是一股比冰水稍爲暖一點的小水流,在嚴寒夜晚還要沖凍水澡,也許只是落後高原生活的初階體驗,還是儘早適應為妙。  

第二日

在市中心的著名小食店La Salteña嚐了玻利維亞的特色湯餡角——莎特尼亞(Salteña),以肉碎、洋蔥、橄欖、紅蘿蔔、青豆、葡萄乾及香料等做餡,餅皮香脆,内裏熱辣多汁,令人忍不住想一吃再吃。

南美深心遊[二]玻利維亞:11. 世界最高城市-玻托西 (P

地道特色湯餡角——莎特尼亞   (資料圖片)

下午遊覽了離城約15公里的 ‘印加之眼’(Ojo del lnca),這是一個直徑約50米的圓形火山口湖,湖水呈乳綠色,小湖附近有一些可供遊人泡浴的溫泉池,雖然設施頗爲簡陋,但勝在水溫夠熱,並蘊含濃烈天然礦物,令人疲累盡消。

南美深心遊[二]玻利維亞:11. 世界最高城市-玻托西 (P

‘印加之眼’火山口湖  (資料圖片)

玻利維亞彩布

來到貧乏的玻利維亞高原後發現歐洲人口已開始不見,本地居民幾乎全是原土印第安人,雖然男士的衣著經已頗爲西化,但女子則仍愛穿著民族色彩濃厚的傳統服裝:緊身褲加上厚厚的抛抛裙,羊毛衫配短外套,頭戴黑色小禮服帽,並披上明艷的玻利維亞彩布(Ahuayo),這種以傳統方式織製的條紋粗布可以用作披肩,或是紮成背包攜帶各類物品如食物、雜物、甚至嬰孩等。

08 玻利維亞彩布 (明信片).jpg

玻利維亞彩布 (明信片)

南美深心遊[二]玻利維亞:11. 世界最高城市-玻托西 (P

縱然生活艱苦,但一路上遇到的玻利維亞人卻出乎意料的友善熱情,即是言語不通亦十分樂意幫人,好像完全不會在意時間、效益和得失等問題。

生活在物質富裕的現代化社會,我反而每天爭分奪秒,彷彿必須不斷追趕時間贏取增益才有存在價值,結果所得卻只是更多的‘不足’終日與緊張壓力周旋,捲入追逐與疲憊的惡性循環。

傳統印第安文化卻相信不要佔有及諧和共存,他們認爲物質的簡樸會帶來精神上的輕鬆與活力,得到太多反而會帶來負面後果當人不再急於和時間競賽的時候,一切的得失苦惱亦將隨之消失無蹤!!

arrow
arrow

    風子 Sea S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2) 人氣()